嘤鸣求友 yīng míng qiú yǒu

abac式
拼音yīng míng qiú yǒu
注音ㄧㄥㄇㄧㄥˊㄑㄧㄡˊㄧㄡˇ
繁体嚶鳴裘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四处求援
  • 广交朋友
  • 结交朋友
反义词
嘤鸣求友的解释
形容一种通过发出嘤嘤的叫声来寻找朋友的行为,常用来比喻通过温和的方式寻求帮助或朋友。
出处

1.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2.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寓意
强调通过温和的方式寻求帮助或朋友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社交态度。
列子

1.

小鸟在树林中嘤鸣求友,希望找到新的伙伴。

2.

小狗在公园里嘤鸣求友,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注意。

3.

小猫在新家里嘤鸣求友,很快就和邻居家的猫咪成了好朋友。

4.

在陌生的城市里,他通过社交活动嘤鸣求友,逐渐建立了新的社交圈。

5.

在学校的新生欢迎会上,新同学们通过各种活动嘤鸣求友,迅速融入了集体。

6.

而脱稿后求能与世相见,~之心,詸人人所共有。 ★茅盾《〈新绿丛辑〉旨趣》

嘤鸣求友的翻译
德语
durch sanfte Rufe Freunde suchen
日语
優しい声で友達を求める
法语
chercher des amis par des appels doux
英语
seeking friends through gentle calls
嘤鸣求友的字意分解
yīng
1:(形声。从口,婴声。双音词“嘤嘤”。本义:鸟鸣声)。
2:同本义。
3:哽塞;哽咽。多含有抽泣、哭鼻子之意。
míng
1:(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同本义。
3: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泛指发声。
5: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震惊。
7:申告。
8:言说;称说。
9:闻名,著称。
10: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yǒu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同本义。
3: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4:互相合作。
5:结交,与…为友。
6:给予帮助或支持。

嘤鸣求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g míng qiú yǒu)。abac式组合,嘤鸣求友意思是:形容一种通过发出嘤嘤的叫声来寻找朋友的行为,常用来比喻通过温和的方式寻求帮助或朋友。 强调通过温和的方式寻求帮助或朋友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社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