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牛之鼎的解释
比喻物力或财力非常雄厚,能够承担重大任务或开展大规模活动。
出处
1.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2.
出自《左传·昭公三年》,原文为“函牛之鼎”,后世演变为成语。寓意
强调资源或能力的充足,能够胜任重大任务或活动。
列子
1.
他家新买的别墅装修得非常豪华,真是函牛之鼎。2.
公司这次赞助了大型体育赛事,真是函牛之鼎。3.
这个项目的资金充足,真是函牛之鼎。4.
他的婚礼办得非常隆重,真是函牛之鼎。5.
这个慈善晚会筹集到的善款数额巨大,真是函牛之鼎。6.
其危犹举~,絓纤枯之末。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函牛之鼎的翻译
德语
ein Kessel, der ein Ochse fassen kann
日语
牛を入れることのできる大鍋
法语
un chaudron capable de contenir un bœuf
英语
a cauldron large enough to hold an ox
函牛之鼎的字意分解
hán
1:(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同本义。
3:盛物的匣子、套子。
4:信封。
5:铠甲。
6:包含;容纳。
7: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8:陷入。
9:宽阔。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ǐ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函牛之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 niú zhī dǐng)。abcd式组合,函牛之鼎意思是:比喻物力或财力非常雄厚,能够承担重大任务或开展大规模活动。 强调资源或能力的充足,能够胜任重大任务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