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辟土的解释
原指通过战争扩张领土,现多用于比喻扩大势力范围或事业领域。
出处
1.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2.
《书·牧誓》:'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用,昏弃厥民,而惟虐是崇,惟暴是肆,虐威天下,予其大罚殛之!' 后演变为开疆辟土的说法。寓意
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机会。
列子
1.
公司通过并购其他企业,开疆辟土,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2.
他在学术领域不断探索,开疆辟土,成为了该领域的权威。3.
通过不断学习新技能,她在职业生涯中开疆辟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4.
这个团队通过创新,开疆辟土,开发出了许多新产品。5.
他通过广泛的社交活动,开疆辟土,建立了庞大的朋友圈。6.
我何尝不想~,成就一番事业。开疆辟土的翻译
德语
das Territorium erweitern
日语
領土を拡大する
法语
étendre le territoire
英语
expand territory
开疆辟土的字意分解
kāi
1:(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同本义。
3:打开,开启。
4:引申为开放;舒放。
5: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6:摆开。
7:开掘;开通。
8:教导,启发。
9:开拓,扩展。
10: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11:分离,分开。
12: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13:放晴。
14:姓。
jiāng
1:(指事。从土,从弓,从畺(jiāng,田界)。从“弓”,表示以弓记步,即以弓来丈量土地。本义:田界)。
2:同本义。
3:引申为国界、边界。
4:疆域。
5:止境;穷尽。
6:划定界限。
7:强大;强盛。
bì
1:(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2:同本义。
3:君主。
4:古称官吏。
5:罪,罪行。
6:回避,躲避。
7:征召来授予官职。
pì
1:(形声。从门,辟声。本义:打开,开启)。
2:同本义。
3:开辟;开拓。
4:驳斥。
5:开垦。
6:屏除;驱除。
7:开阔;宽广。
8:偏僻。
9:邪僻。
t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3:土地。
4:领土,国土。
5:田。
6:中医学上指脾。
7:土地神
8: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9:测量土地。
10:吐。
11:姓。

开疆辟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āi jiāng pì tǔ)。abcd式组合,开疆辟土意思是:原指通过战争扩张领土,现多用于比喻扩大势力范围或事业领域。 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