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摊子 sàn tān zi

abcd式
拼音sàn tān zi
注音ㄙㄢˋㄊㄢㄗˋ
繁体散攤子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散摊子的解释
形容事情做得杂乱无章,没有条理,处理得不好,留下一团糟。
出处
来源不详,可能是民间俗语。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有条理,避免留下烂摊子。
列子

1.

他把工作做得一团糟,真是散摊子。

2.

妈妈看到家里被孩子们弄得乱七八糟,叹了口气说真是个散摊子。

3.

这个项目管理得不好,进度拖延,简直就是散摊子。

4.

他把文件弄得乱七八糟,真是散摊子。

5.

这个活动组织得一团糟,大家都说是个散摊子。

6.

他苦心经营的企业就这样~了。

散摊子的翻译
德语
ein Durcheinander
日语
散らかす
法语
un désordre
英语
a mess
散摊子的字意分解
sǎn
1:逍遥,懒散。
2:潇洒;洒脱。
3: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4:杂乱;错杂。
5:零碎;不集中的。
6: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7:药粉。
8:姓。
sàn
1:(本义:分散)。
2:同本义。
3:散发,使分散。
4:敞开。
5:排遣。
6:逃,逃走。
7:放,放牧。
8:杂乱,纷乱。
tān
1:(形声。从手,难声。本义:平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散摊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àn tān zi)。abcd式组合,散摊子意思是:形容事情做得杂乱无章,没有条理,处理得不好,留下一团糟。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有条理,避免留下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