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虫 yīng shēng chóng

abac式
拼音yīng shēng chóng
注音ㄧㄥˋㄕㄥㄔㄨㄥˊ
繁体應聲蟲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应声虫的解释
形容某人说话总是重复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或意见。
出处

1.

唐·刘束《隋唐嘉话》:“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2.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原指鹦鹉学舌,后引申为没有主见的人。
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目跟从他人。
列子

1.

小明总是应声虫,老师问问题时,他只是重复别人的答案。

2.

讨论会上,小李表现得像个应声虫,别人说什么他都附和。

3.

在朋友圈里,小红是个应声虫,总是转发别人的观点。

4.

每次开会,小张都像个应声虫,从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5.

在课堂上,小王是个应声虫,老师问问题时他总是跟着别人回答。

6.

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焉。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

应声虫的翻译
德语
Papagei
日语
オウム
法语
perroquet
英语
parrot
应声虫的字意分解
yīng
1:应当,应该。
2:答应,允许。
3:所有;全部。
4: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yìng
1:应和,响应。
2:受;接受。
3:符合;适应;顺应。
4:应付;对付。
5:感应;应验。
6:对敌方回击、迎击。
7:许配。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chóng
1:(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同本义。
3: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huǐ
1:“虺”的本字。毒蛇名。

应声虫,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g shēng chóng)。abac式组合,应声虫意思是:形容某人说话总是重复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或意见。 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目跟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