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牛乘马 fú niú chéng mǎ

abac式
拼音fú niú chéng mǎ
注音ㄈㄨˊㄋㄧㄡˊㄔㄥˊㄇㄚˇ
繁体服牛乗馬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服牛乘马的解释
比喻地位低下的人骑在地位高的人头上作威作福,形容社会秩序混乱或颠倒。
出处

1.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2.

《战国策·燕策三》:'今乘牛而策马,臣恐天下之颠倒也。'
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重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防止混乱和不当行为。
列子

1.

在学校里,如果小学生对老师指手画脚,那就是服牛乘马。

2.

如果员工对老板颐指气使,这简直是服牛乘马。

3.

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对父母不敬,这就是一种服牛乘马的行为。

4.

在比赛中,如果新手对老手不尊重,那就是服牛乘马。

5.

如果学生对老师不礼貌,那就是一种服牛乘马的表现。

6.

自轩辕以来,~,今辇以人负,则人代畜。 ★《新唐书·王求礼传》

服牛乘马的翻译
德语
den Karren vor das Pferd spannen
日语
牛を馬に乗せる
法语
mettre la charrue avant les bœufs
英语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服牛乘马的字意分解
1:(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2:服从,顺服。
3:佩服;信服;使信服。
4:使用。
5:从事;致力。
6:饮用或吞服药物。
7:担任;承当。
8:招认,承认,肯定,认可。
9:穿着。
10:佩带。
11:铭记,怀念。
12:任用。
13:实行;施行。
14:又如:服行(施行,实行)。
15:得。
16:使习惯于。
17:又如:不服水土。
18:负荷;驾驶。
19:又如: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服辂,服舆(驾车);服驯(驾驭车马);服御(驾驶车马)。
20:遮盖,掩蔽。
21:衣服,服装。
22:事情。
23:服丧。
24: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
25:盛箭之器。
26:鸟名,又名山鴞,古以为不祥之鸟。
27:又。
28:姓。
1:车厢。
2:负载;负荷。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同本义。
3:骑;坐。
4:驱马驾车;驾驭。
5:趁着;利用。
6:凭持;依仗。
7:冒着。
8:交错(出现)。
shèng
1:用以指车兵。
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3: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4:用以计算车子。
5:用以计算马。四匹。
6:用以计算船只。
7: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8: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9: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服牛乘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ú niú chéng mǎ)。abac式组合,服牛乘马意思是:比喻地位低下的人骑在地位高的人头上作威作福,形容社会秩序混乱或颠倒。 提醒人们要尊重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防止混乱和不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