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主义 bì guān zhǔ yì

abac式
拼音bì guān zhǔ yì
注音ㄅㄧˋㄍㄨㄢㄓㄨˋㄧˊ
繁体閉關主義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开放政策
  • 对外开放
  • 国际合作
闭关主义的解释
指一种国家或组织在对外关系中采取的封闭、孤立政策,拒绝与外界交流与合作。
出处
源于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外交政策,特指某些国家或组织对外采取的孤立政策。
寓意
强调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性,警示封闭孤立的危害。
列子

1.

公司在经营中采取闭关主义,结果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2.

这个俱乐部因为长期实行闭关主义,成员越来越少。

3.

他因为性格上的闭关主义,逐渐失去了朋友圈。

4.

学校的闭关主义政策使得学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机会。

5.

团队因为领导的闭关主义,错过了很多合作机会。

6.

~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闭关主义的翻译
德语
Isolationismus
日语
孤立主義
法语
isolationnisme
英语
isolationism
闭关主义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2:同本义。
3:泛指闭合,合拢。
4:壅塞不通。
5:禁绝。
6:门闩的孔。
7: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guān
1:(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门闩。闩门的横木。
3:关口,隘门。
4: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5: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6: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7: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8:合拢,闭门。
9:贯通,贯穿。
10:牵连,涉及。
11:支领,领取。
12:引弓。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闭关主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guān zhǔ yì)。abac式组合,闭关主义意思是:指一种国家或组织在对外关系中采取的封闭、孤立政策,拒绝与外界交流与合作。 强调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性,警示封闭孤立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