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外攘的解释
形容在内部进行修养、整顿,同时对外进行抗争、斗争。
出处
1.
宋·胡锜《拟力田诏》:“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2.
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句为“内修文德,外攘夷狄”,后演变为“内修外攘”。寓意
强调在处理内部事务的同时,不忘对外抗争,体现一种全面的策略和态度。
列子
1.
公司在内修外攘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2.
他通过内修外攘的方法,使家庭和睦,事业有成。3.
学校在内修外攘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4.
社区通过内修外攘,改善了环境并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5.
企业在内修外攘的策略下,实现了内部优化和市场扩展。6.
观于《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谠议序》,反复以天经地义~不可逆为言。 ★明·张纶《林泉随笔》内修外攘的翻译
德语
innen kultivieren und außen widerstehen
日语
内を修めて外を攘う
法语
cultiver à l'intérieur et résister à l'extérieur
英语
cultivate internally and resist externally
内修外攘的字意分解
nà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2:同本义。
3:交入;接纳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
2: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3:室,内室,房室。
4:皇宫;帝王所居之处。
5:又。
6:妇女;女色。
7:古代泛称妻妾。后专称妻。
8:内心。
9:内脏。
xiū
1:(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同本义。
3:整修;修理。
4:兴建;建造。
5:整治。
6: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7:编纂;撰写;写。
8:设。置备。
9:循;遵循。
10:修订,修改,改正。
11:长。
12:高;大。
13:善;美好。
14:致送师长的酬金。
15:姓。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rǎng
1:(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2:同本义。
3:排斥,努力消去。
4:止。
5:侵略。
6:偷,盗窃。
7:破坏安宁;骚动。
8:捋起。
9:夺。
10:容忍。

内修外攘,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èi xiū wài rǎng)。abac式组合,内修外攘意思是:形容在内部进行修养、整顿,同时对外进行抗争、斗争。 强调在处理内部事务的同时,不忘对外抗争,体现一种全面的策略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