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abcd式
拼音nǎo xiū chéng nù
注音ㄋㄠˇㄒㄧㄡㄔㄥˊㄋㄩˋ
繁体惱羞成怒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恼羞成怒的解释
形容因羞愧而恼怒,转而变成愤怒的情绪。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2.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原文为“安禄山以事泄,羞惭成怒,欲反”。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尴尬或失败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羞愧而引发愤怒。
列子

1.

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批评,恼羞成怒地摔了书本。

2.

比赛中输给了对手,小刚恼羞成怒地质疑裁判的公正性。

3.

被朋友揭穿谎言后,小李恼羞成怒地离开了聚会。

4.

在辩论中被对方驳倒,小张恼羞成怒地大声争吵。

5.

因为自己的失误被同事指出,老王恼羞成怒地推卸责任。

6.

那排长~,拿着枪头的刺刀,向哥哥的手臂上扎了一下。 ★冰心《去国·斯人独憔悴》

恼羞成怒的翻译
德语
aus Scham in Wut geraten
日语
恥じて怒る
法语
se mettre en colère par honte
英语
fly into a rage out of humiliation
恼羞成怒的字意分解
nǎo
1:(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2:同本义。
3:懊恼;烦闷。
4:打扰。
5:惹,撩拨。
xiū
1:(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
2:同本义。
3:推荐;进用。
4:假借为“丑”。感到耻辱。
5:因惭愧而难为情。
6:嘲弄;侮辱。
7:怕。
8:熟的食物。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1:(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同本义。
3:又。
4:谴责。
5:奋起;奋发。
6:激怒。
7:超过。
8: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9:》序。
10:妻子儿女。
11:彗星尾。

恼羞成怒,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ǎo xiū chéng nù)。abcd式组合,恼羞成怒意思是:形容因羞愧而恼怒,转而变成愤怒的情绪。 提醒人们在面对尴尬或失败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羞愧而引发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