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禅心的解释
指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体现了佛教的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觉悟。
出处
1.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2.
源自佛教禅宗的思想,常见于禅宗的经典和诗文中。寓意
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觉悟,倡导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状态。
列子
1.
在喧嚣的城市中,他保持着佛性禅心,享受着内心的宁静。2.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她总是以佛性禅心来化解。3.
每当感到压力时,他都会静坐冥想,保持佛性禅心。4.
她用佛性禅心对待每一个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5.
在自然中漫步,他感受到了佛性禅心的平静与和谐。6.
那众和尚见了武大这个老婆,一个个都昏迷了~。 ★《金瓶梅词话》第八回佛性禅心的翻译
德语
Buddhistische Gelassenheit
日语
仏性禅心
法语
sérénité bouddhiste
英语
Buddhist serenity
佛性禅心的字意分解
fó
1: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佛教。
3:佛像。
4:比喻慈悲的人。
5:佛经。
fú
1:违背。
2:——见“仿佛”(fǎngfú)。
xìng
1:(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同本义。
3: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4:(shēng)。生命;生机。
5:性情;脾气。
chán
1:(形声。从示,单声。从“示”,表示与鬼神有关。(shàn)本义:古代帝王辟基祭地) 佛教语。梵语“禅那”之略。原指静坐默念
2: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3:指禅房
shàn
1:(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2:同本义。
3:注:“除地于梁甫之阴,为墠之祭地也。变墠为禅神之也。”。
4:让位。
5:帝王让位给他姓。
6:也指传位于继承人。
7:传授。
8:引申为继承。
9:尽。
10:独断专行。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佛性禅心,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ó xìng chán xīn)。abac式组合,佛性禅心意思是:指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体现了佛教的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觉悟。 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觉悟,倡导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