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过去的解释
形容某事难以解释或无法说得通,通常指理由不充分或逻辑不通顺。
出处
出自清代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原文为“彼时无以自解,曰:‘说不过去!’”
寓意
提醒人们在解释事情时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逻辑,否则难以让人信服。
列子
1.
他迟到了三个小时,说是路上堵车,但大家都觉得这个理由说不过去。2.
小明作业没做完,说是电脑坏了,老师觉得这个借口说不过去。3.
她突然取消了约会,说是因为生病,但朋友们觉得这个理由说不过去。4.
老板要求加班,大家都觉得这个安排说不过去。5.
比赛中他犯规,说是失误,但观众们觉得这个解释说不过去。6.
这理由似乎有点~。说不过去的翻译
德语
nicht zu rechtfertigen
日语
言い訳が通らない
法语
injustifiable
英语
unjustifiable
说不过去的字意分解
shuō
1:(形声。从言,兑(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2:同本义。
3:谈说,讲说。
4:告知;告诉。
5:评议;谈论。
6:劝告;责备。
7:学说;观点;言论。
8: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9:指说书。
10: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shuì
1:说服;劝说。
tuō
1:解脱。
yuè
1:古语的读法。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qù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说不过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uō bu guò qù)。abcd式组合,说不过去意思是:形容某事难以解释或无法说得通,通常指理由不充分或逻辑不通顺。 提醒人们在解释事情时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逻辑,否则难以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