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冠楚囚 nán guān chǔ qiú

abac式
拼音nán guān chǔ qiú
注音ㄋㄚㄍㄨㄢˋㄔㄨˇㄑㄧㄡˊ
繁体南冠楚囚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落难凤凰
  • 困龙
  • 失意人
反义词
南冠楚囚的解释
比喻被俘的囚犯或失意的官员,南冠是南方的帽子,楚囚是楚国的囚犯,原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泛指失意的官员或被俘的囚犯。
出处

1.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2.

出自《左传·成公九年》,原文为“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楚 prisoner也。’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由和地位,警惕失意和被俘的处境。
列子

1.

他在事业上屡屡受挫,俨然成了南冠楚囚。

2.

失业后的他心情低落,感觉自己像南冠楚囚一样。

3.

在比赛中输了的运动员,垂头丧气地坐在场边,像南冠楚囚。

4.

被公司辞退后,他感觉自己成了南冠楚囚。

5.

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他觉得自己像南冠楚囚一样无助。

6.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唐·赵嘏《长安秋夕》诗

南冠楚囚的翻译
德语
Gefangener aus Chu mit einem südlichen Hut
日语
南冠の楚の囚人
法语
prisonnier de Chu portant un chapeau du sud
英语
captive of Chu in a southern hat
南冠楚囚的字意分解
nán
1:(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方位名。和“北”相对。
3:南方;南面。
4:官爵名
5: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6:向南走;向南移动。
7:又。
8:向南。
9:姓。
1:佛教用语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chǔ
1:(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3:周朝时国名。
4: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5: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6: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7:酸辛痛苦。
8:齐整;清晰。
9:鲜艳,华丽。
10:拷打。
11:姓。
qiú
1:(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2:同本义。
3:限制,围困。
4:犯人,被逮捕或被捕入狱的人。
5:被俘获的敌人。

南冠楚囚,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án guān chǔ qiú)。abac式组合,南冠楚囚意思是:比喻被俘的囚犯或失意的官员,南冠是南方的帽子,楚囚是楚国的囚犯,原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泛指失意的官员或被俘的囚犯。 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由和地位,警惕失意和被俘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