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不保的解释
晚节不保指的是一个人在晚年时名节或品行受到损害,未能保持到最后。
出处
1.
宋·杨万里《清虚子此君轩赋》:“愿坚晚节于岁寒。”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指廉颇晚年因受人蒙蔽而投奔赵国失败,后引申为晚年名节不保。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保持晚年的清誉。
列子
1.
他年轻时为人正直,但晚年因贪婪而晚节不保。2.
老李退休后开始赌博,导致晚节不保。3.
虽然他一生功绩卓著,但因晚年丑闻而晚节不保。4.
她年轻时是模范教师,但因晚年行为不检点而晚节不保。5.
这位作家晚年因抄袭丑闻而晚节不保,令人遗憾。6.
有些节操高尚的人,晚年时倒未能经受住考验,~,弄得身败名裂。晚节不保的翻译
德语
im Alter die Integrität verlieren
日语
晩節を保たない
法语
perdre son intégrité à la vieillesse
英语
lose one's integrity in old age
晚节不保的字意分解
wǎn
1:(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2:同本义。
3:夜晚。
4:晚年。
5:旧时官场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称晚生,简言曰晚。多用于书信。
6:时间靠后。属于或关于时间上或发展上的后期阶段的。
7:迟,在规定的、通常的或恰当的时间以后来的或做的。
jiē
1:——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jié
1:(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3:骨节,节骨眼,关键。
4: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5:气节;节操。
6:节令,节气。
7:节度。
8: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9: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10:节拍,节奏。
11: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12: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13: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14:减省。
15:节制;管束。
16:调节。
17:高峻的样子。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bǎo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同本义。
3:护养;育。
4:保佑。
5:保护;保全;守住。
6:保持。
7:保证;担保。
8:占有;拥有。
9:保举;保荐。
10:依靠;仗持。
11:保育幼儿的妇女。
12: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13:作保证的人。
14: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15:珍贵之物。
16:姓。

晚节不保,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ǎn jié bù bǎo)。abcd式组合,晚节不保意思是:晚节不保指的是一个人在晚年时名节或品行受到损害,未能保持到最后。 提醒人们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保持晚年的清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