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 zī zī yǐ qiú

abab式
拼音zī zī yǐ qiú
注音ㄗㄗㄗㄗㄧˇㄑㄧㄡˊ
繁体孜孜孜孜以裘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孜孜以求的解释
形容勤奋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状态。表示对某事非常专注和执着,不断努力去实现目标。
出处
《孟子·尽心上》:'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孜孜以求之,则得之矣。'
寓意
强调持之以恒、勤奋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不懈努力。
列子

1.

他在科研领域孜孜以求,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2.

她对绘画艺术孜孜以求,每天都坚持练习。

3.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和进步。

4.

老师鼓励学生们对知识要孜孜以求,努力探索。

5.

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孜孜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6.

他对真理有~的精神。

孜孜以求的翻译
德语
eifrig verfolgen
日语
孜々として求める
法语
poursuivre avec diligence
英语
diligently pursue
孜孜以求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攴(pū),子声。攴,击打。不断敲击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从攴。本义:双音词“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2:同本义。常叠用。亦作孳孳。
3:高兴的样子。
1:(形声。从攴(pū),子声。攴,击打。不断敲击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从攴。本义:双音词“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2:同本义。常叠用。亦作孳孳。
3:高兴的样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孜孜以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ī yǐ qiú)。abab式组合,孜孜以求意思是:形容勤奋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状态。表示对某事非常专注和执着,不断努力去实现目标。 强调持之以恒、勤奋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