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 zhēn jiǎ nán biàn

abcd式
拼音zhēn jiǎ nán biàn
注音ㄓㄣㄐㄧㄚˋㄋㄢˊㄅㄧㄢˋ
繁体真叚難辨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真假难辨的解释
形容真假难以分辨,常用于描述某事物或情况难以判断其真实性。
出处

1.

《隋书·经籍志一》:“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此中难辨。”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保持谨慎,仔细甄别。
列子

1.

这个古董的真假难辨,让专家也感到头疼。

2.

他讲的故事真假难辨,听众们听得一头雾水。

3.

这幅画的真假难辨,连艺术家本人也难以确定。

4.

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建议大家多加甄别。

5.

这款化妆品的成分真假难辨,消费者需要谨慎选择。

6.

妾身奏闻陛下,亚相所奏,~。(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六回)

真假难辨的翻译
德语
schwer zu unterscheiden zwischen wahr und falsch
日语
真偽が判別しにくい
法语
difficile à distinguer le vrai du faux
英语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ue and false
真假难辨的字意分解
zhēn
1:(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2: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3:本性;本原。
4:身。
5:肖像,摹画的人像。
6:汉字楷书的别称。
7:古州名。
8:真实。与假、伪相对。
9:亦为佛教观念,与“妄”相对。
10:正。与副、邪相对。
11:精;淳。
12:本来的,固有的。
13:真诚;诚实,情感真切。
14:清楚;真切。
15:实在;的确。
16:姓。
jiǎ
1:(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
2:同本义(跟“真”相反)。
3:代理,非正式。
4: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5:租赁;雇佣。
6:凭借。
7:授予;给予。
8:宽容;宽饶。
9:赞美,表彰。
10:假设,如果。
11:暂且;权宜。
12:凭借。
13:当。
jià
1:休假。
xiá
1:远。
nán
1:(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困难;艰难;不容易。
3:不可;不好。
4: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使感到困难。
6:
7:恐惧。
8:敬。
9:驱除疫鬼之祭。
nàn
1: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怨仇;仇敌。
4:诘问;责难。
5:抵挡;拒斥。
6:论说;争辩。
biàn
1:(形声。从刀,辡(biǎn)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2:同本义。
3:口头上争论。
4:颁布。

真假难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ēn jiǎ nán biàn)。abcd式组合,真假难辨意思是:形容真假难以分辨,常用于描述某事物或情况难以判断其真实性。 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保持谨慎,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