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无识 wú zhī wú shí

abac式
拼音wú zhī wú shí
注音ㄇㄛˊㄇㄛˊㄓㄇㄛˊㄇㄛˊㄕˊ
繁体無無知無無識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无知无识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对某事一无所知,没有任何认识或了解。
出处

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你看这丁言志无知无识的,走来说是莺豆湖的大会,是胡三公子的主人。”

2.

出自《孟子·尽心上》:'无知无识,无以成事。'
寓意
强调知识和见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以避免无知。
列子

1.

小明对物理学一窍不通,面对复杂的物理题目,他无知无识,只能干着急。

2.

对于这个新兴的技术领域,他无知无识,只能从头开始学习。

3.

在讨论文学作品时,她无知无识,无法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见解。

4.

面对复杂的法律条文,他无知无识,只能请教专业律师。

5.

在探讨哲学问题时,他无知无识,只能静静地听别人讲解。

6.

自己也有错处,为什么始终看儿子还是个~的小孩子! ★老舍《二马》第三段

无知无识的翻译
德语
unwissend und uninformiert
日语
無知無識
法语
ignorant et non informé
英语
ignorant and uninformed
无知无识的字意分解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hí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7:相知的朋友。
8:思想或意识。
9:刚才。
10:姓。
zhì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无知无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zhī wú shí)。abac式组合,无知无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对某事一无所知,没有任何认识或了解。 强调知识和见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以避免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