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却扫 bì guān què sǎo

abac式
拼音bì guān què sǎo
注音ㄅㄧˋㄍㄨㄢㄑㄩㄝˋㄙㄠˋ
繁体閉關却掃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闭关却扫的解释
比喻某人闭门不出,专心致志于某项事业或学问,也可指隐居生活。
出处

1.

南朝·梁·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2.

语出自《庄子·让王》:'宁许人以天下,而身退于大海之表,终身不见人而无悔。'后演化为'闭关却扫'一词。
寓意
强调专注和投入,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需要排除干扰,全身心投入。
列子

1.

他为了完成博士论文,闭关却扫了整整一年。

2.

艺术家为了创作新的作品,选择了闭关却扫的生活方式。

3.

为了备战比赛,小明决定闭关却扫,专心训练。

4.

作家为了完成新书,选择了闭关却扫,拒绝一切社交活动。

5.

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程序员决定闭关却扫,潜心钻研。

6.

时来运转,好汉也有惨遭挫败的时候,他就应该~,往日的荣华不必再提。 ★梁实秋《好汉》

闭关却扫的翻译
德语
sich zurückziehen und den Boden fegen
日语
閉関却掃
法语
se retirer du monde et balayer
英语
seclude oneself and sweep the floor
闭关却扫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2:同本义。
3:泛指闭合,合拢。
4:壅塞不通。
5:禁绝。
6:门闩的孔。
7: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guān
1:(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门闩。闩门的横木。
3:关口,隘门。
4: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5: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6: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7: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8:合拢,闭门。
9:贯通,贯穿。
10:牵连,涉及。
11:支领,领取。
12:引弓。
què
1:(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2:同本义。
3:除;去。
4:避;避免。
5: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行为或状况,表示转折,相当于“但”、“但是”、“可是”。
6:固然。
7:再。
sǎo
1:(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同本义。
3:掠过。
4:清除,消灭。
5:画,染。
6:祭扫。
7:飞快地书写。
sào

闭关却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guān què sǎo)。abac式组合,闭关却扫意思是:比喻某人闭门不出,专心致志于某项事业或学问,也可指隐居生活。 强调专注和投入,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需要排除干扰,全身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