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断编残 jiǎn duàn biān cán

abcd式
拼音jiǎn duàn biān cán
注音ㄐㄧㄢˇㄉㄨㄢˋㄅㄧㄢㄘㄢˊ
繁体簡斷編殘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简断编残的解释
形容文章或作品简短而残缺不全。
出处

1.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简断编残字欲无,吾儿不负乃翁书。”

2.

出自清代学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文德》:'简断编残,固非文之美者。'
寓意
提醒人们要重视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简短和残缺而影响整体效果。
列子

1.

这部小说虽然简断编残,但仍能看出作者的文采。

2.

他的日记简断编残,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经历。

3.

这幅画作简断编残,无法看出原来的全貌。

4.

研究者从简断编残的古籍中努力还原历史真相。

5.

这本诗集简断编残,但每首诗都充满了情感。

简断编残的翻译
德语
fragmentiert und unvollständig
日语
断片的かつ不完全な
法语
fragmenté et incomplet
英语
fragmented and incomplete
简断编残的字意分解
jiǎn
1:(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2: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3:书籍;信札。
4:古兵器。鞭类。
5:水名 。古黄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故道约在今山东省阳信县、栗陵县境。
6:简省;简易;简单。
7:大。
8:选择。
9:检查;检验。
10:谏诤,直言规劝。
duàn
1:(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同本义。
3:断开;断绝。
4:拦截;拦劫。
5:判断;裁决。
6:分;区分;划分。
7:斩杀,宰杀。
8:绝对;一定。
biān
1:(形声。从糸(mì),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2:同本义。
3:交织,编结。
4:编辑;创作。
5:连接。
6: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7:书籍。
8:姓。汉代有编盲意。
cán
1:(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同本义。
3:毁坏;破坏。
4:凋谢。
5:凶恶;狠毒。
6:残缺,残废。
7:剩余;残余,残存。
8: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简断编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n duàn biān cán)。abcd式组合,简断编残意思是:形容文章或作品简短而残缺不全。 提醒人们要重视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简短和残缺而影响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