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之筑 dào bàng zhī zhù

abcd式
拼音dào bàng zhī zhù
注音ㄉㄠˋㄅㄤˋㄓㄓㄨˋ
繁体道傍之築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道傍之筑的解释
比喻在路边堆积土石,形容做事没有计划,缺乏远见。
出处

1.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玄注:“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此,而王之不王者,犹道傍之筑也。'
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长远的计划和远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列子

1.

他总是临时抱佛脚,真是道傍之筑。

2.

公司没有长远规划,发展如同道傍之筑。

3.

小明做事没有计划,常常是道傍之筑。

4.

这个项目缺乏前瞻性,简直就是道傍之筑。

5.

他们没有考虑未来的发展,真是道傍之筑。

6.

于时梅侍御客生独荐李成梁,又不合当事者意,复成~。 ★明·李贽《西征奏议后语》

道傍之筑的翻译
德语
ein Haufen Erde am Straßenrand
日语
道端の築
法语
un tas de terre au bord de la route
英语
a pile of dirt by the roadside
道傍之筑的字意分解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bàng
1:(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2:辅佐。
3:旁边,侧。
4: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ù
1:(形声。从木,筑声。本义:筑墙。古代用夹板夹住泥土,用木杆把土砸实)。
2:捣土使坚实。
3:修建;建造(仅指建筑物从无到有的建造)。
4:打,击。
5:切断。
6:捅。
7:装填。
8:拾取。
9:捣土用的杵。
10:指建筑物。
11:(形声。筑(旧读zhú),会意兼形声。从竹,从巩(gǒng),巩亦声。竹是乐器,巩是抱持。表示抱持乐器。“筑”是古代乐器名。)。
12:古击弦乐器 。已失传,大体形似筝,颈细而肩圆。演奏时,以左手握持,右手以竹尺击弦发音。
13:水名 。即今汉水支流南河及其支流马栏河。
14:贵州省贵阳市的简称。

道傍之筑,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bàng zhī zhù)。abcd式组合,道傍之筑意思是:比喻在路边堆积土石,形容做事没有计划,缺乏远见。 提醒人们要有长远的计划和远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