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来生作 mán lái shēng zuò

abcd式
拼音mán lái shēng zuò
注音ㄇㄢˊㄌㄞˊㄕㄥㄗㄨㄛˋ
繁体蠻來生作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蛮来生作的解释
形容鲁莽、蛮横地对待事物或人,不讲道理,缺乏耐心和细致。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岂有此理!这事可是蛮来生作得的吗?”

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意是指王莽的暴虐行为。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鲁莽和蛮横的行为。
列子

1.

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回家后蛮来生作,惹得父母很生气。

2.

在商场里,一位顾客因为排队时间长而蛮来生作,大声嚷嚷。

3.

比赛中,一位运动员因为输了比赛而蛮来生作,对裁判大发脾气。

4.

在公交车上,一位乘客因为没有座位而蛮来生作,与其他乘客发生争执。

5.

小张因为项目进度落后而蛮来生作,对团队成员态度粗暴。

6.

请不要~,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蛮来生作的翻译
德语
rücksichtslos und unvernünftig handeln
日语
無茶苦茶に振る舞う
法语
agir de manière imprudente et irraisonnée
英语
act recklessly and unreasonably
蛮来生作的字意分解
mán
1:(形声。本义: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2:同本义。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蛮来生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án lái shēng zuò)。abcd式组合,蛮来生作意思是:形容鲁莽、蛮横地对待事物或人,不讲道理,缺乏耐心和细致。 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鲁莽和蛮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