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然纸上 yuè rán zhǐ shàng

abcd式
拼音yuè rán zhǐ shàng
注音ㄩㄝˋㄖㄢˊㄓˇㄕㄤˋ
繁体躍然紙上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跃然纸上的解释
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好像活生生地展现在纸上。
出处

1.

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2.

南朝·梁·钟嵘《诗品·序》:'然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赋者,敷陈其事而比物,欲令跃然纸上。'
寓意
强调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鼓励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
列子

1.

这幅画上的花鸟跃然纸上,令人赞叹。

2.

小说中的角色描写得非常细腻,简直跃然纸上。

3.

他的书法作品龙飞凤舞,跃然纸上。

4.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得非常生动,跃然纸上。

5.

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得非常精致,跃然纸上。

6.

虽然象通不通似的,但是对于抗日救国的热烈和对于我们被捕的义愤,也已~。 ★邹韬奋《经历·同情和厚意》

跃然纸上的翻译
德语
lebendig auf Papier
日语
紙上に躍る
法语
vivant sur le papier
英语
vivid on paper
跃然纸上的字意分解
yuè
1:(形声。从足,翟(dí)声。本义:跳跃)。
2:同本义。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zhǐ
1:(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同本义。
3: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4:文契,字据。
5:书信、文件的张;件。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跃然纸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uè rán zhǐ shàng)。abcd式组合,跃然纸上意思是: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好像活生生地展现在纸上。 强调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鼓励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