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的解释
形容各种各样、零乱不齐的事物或情况。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这里头的事,真是杂七杂八,说也说不尽。”寓意
提醒人们需要整理和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环境,避免陷入杂乱无章的状态。
列子
1.
她的书桌上摆满了杂七杂八的物品,看起来很乱。2.
我把杂七杂八的旧衣服都捐给了慈善机构。3.
房间里杂七杂八的工具让我找不到需要的那一个。4.
杂七杂八的小零食让我的抽屉变得一团糟。5.
他把杂七杂八的文件都堆在办公桌上,找不到重点。6.
里面~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赵树理《三里湾》杂七杂八的翻译
德语
Durcheinander
日语
雑多
法语
mélange hétéroclite
英语
hodgepodge
杂七杂八的字意分解
zá
1:(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2:同本义。
3:混合;搀杂。
4:聚会;聚集。
5:驳杂不纯。
6:众多。
7:交错,交会。
8:都;共同。
9: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10: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qī
1:(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姓(明代有七希贤)。
zá
1:(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2:同本义。
3:混合;搀杂。
4:聚会;聚集。
5:驳杂不纯。
6:众多。
7:交错,交会。
8:都;共同。
9: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10: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bā
1:(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2:七加一的和。
3:常表次第,即第八。

杂七杂八,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á qī zá bā)。abcd式组合,杂七杂八意思是:形容各种各样、零乱不齐的事物或情况。 提醒人们需要整理和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环境,避免陷入杂乱无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