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求声的解释
形容小动物如小鸟、小狗等发出的细小而急促的叫声,常用来表达一种可爱或可怜的感觉。
出处
1.
《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茅檐长日闲,嘤鸣求友声。'寓意
表达小动物的可爱和对关爱的渴望,提醒人们要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列子
1.
小鸟在树枝上嘤鸣求声,吸引了许多游客的注意。2.
小狗在主人面前嘤鸣求声,希望能得到一些零食。3.
公园里的小猫在草丛中嘤鸣求声,显得格外可爱。4.
小兔子在笼子里嘤鸣求声,让人忍不住想要抱抱它。5.
小松鼠在树上嘤鸣求声,寻找着它的同伴。嘤鸣求声的翻译
德语
winseln um Aufmerksamkeit
日语
鳴き声で求める
法语
gémir pour attirer l'attention
英语
whimpering for attention
嘤鸣求声的字意分解
yīng
1:(形声。从口,婴声。双音词“嘤嘤”。本义:鸟鸣声)。
2:同本义。
3:哽塞;哽咽。多含有抽泣、哭鼻子之意。
míng
1:(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同本义。
3: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泛指发声。
5: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震惊。
7:申告。
8:言说;称说。
9:闻名,著称。
10: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嘤鸣求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g míng qiú shēng)。abac式组合,嘤鸣求声意思是:形容小动物如小鸟、小狗等发出的细小而急促的叫声,常用来表达一种可爱或可怜的感觉。 表达小动物的可爱和对关爱的渴望,提醒人们要关注和爱护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