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职守 shū hū zhí shǒu

abac式
拼音shū hū zhí shǒu
注音ㄕㄨㄏㄨㄓˊㄕㄡˇ
繁体痚忽職守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疏忽职守的解释
指在职责范围内疏忽大意,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
出处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原文为“疏忽职守,以致失利”。
寓意
提醒人们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不良后果。
列子

1.

医生因疏忽职守,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导致病情恶化。

2.

保安疏忽职守,让小偷趁机溜进了大楼。

3.

老师疏忽职守,忘了布置作业,学生们都很高兴。

4.

司机疏忽职守,导致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

5.

管理员疏忽职守,忘记锁门,导致仓库被盗。

6.

他~,造成重大损失。

疏忽职守的翻译
德语
Pflichtvernachlässigung
日语
職務怠慢
法语
négligence de devoir
英语
neglect of duty
疏忽职守的字意分解
shū
1:(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2:同本义。
3:分开; 分散。
4:分赐,分给。
5:清除;排除。
6:雕刻,画饰。
7: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8:疏忽;粗疏。
9:注释,解释。
10:疏远,不亲近 。亦指离间,使疏远。
11:稀疏;稀少。
12:粗略;不周密。
13:粗糙。亦指糙米。
14:久;长远。
15:迂阔;不切实际。
16:远亲。泛指关系疏远的人。
17:奏章。亦指上奏章。
18:书信。
19: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7:姓。
zhí
1:(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同本义。
3:主管;任职。
4:尽职;称职。
5:职务;职业;职责。
6:职位;执行事务所。
7: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8:姓。
shǒu
1:(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同本义。
3:节操;操守。
4: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5: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6:遵守;奉行。
7:坚持,保持;保守。
8:看守,看管。
9: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10:掌管。
11:收捕。
12:请求。
13:守侯;守护。
14:做郡的知州。

疏忽职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ū hū zhí shǒu)。abac式组合,疏忽职守意思是:指在职责范围内疏忽大意,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 提醒人们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