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不住气的解释
形容性子急躁,无法保持冷静和耐心。
出处
1.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这当然也要怪俞武成沉不住气,自己失去了镇江一带的地盘,寄人篱下。”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他是个沉不住气的人,急得什么似的。”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因为急躁而犯错。
列子
1.
小明在考试时沉不住气,总是提前交卷。2.
面对突发情况,他沉不住气,显得非常慌乱。3.
在比赛中,她因为沉不住气而犯了很多错误。4.
听到坏消息,他沉不住气,立刻冲了出去。5.
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他沉不住气,不停地走来走去。6.
他这人就是~。沉不住气的翻译
德语
ungeduldig
日语
我慢が足りない
法语
impatient
英语
impatient
沉不住气的字意分解
chén
1:(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同本义。
3:沉迷,沉溺。
4: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5: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6:古水名 。
7: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8: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9:份量重,重。
10:低沉。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ù
1:(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同本义(站住)。
3:停止。
4:暂居;居住。
5:又。
6:住宿;过夜。
7:保留。
8:做动词的补语。
9:表示牢固或稳当。
10:表示停止或静上。
11: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qì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沉不住气,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hén bù zhù qì)。abcd式组合,沉不住气意思是:形容性子急躁,无法保持冷静和耐心。 提醒人们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因为急躁而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