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保暮 cháo bù bǎo mù

abac式
拼音cháo bù bǎo mù
注音ㄔㄠˊㄅㄨˋㄅㄠˇㄇㄨˋ
繁体朝不保暮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朝不保暮的解释
形容生活朝不保夕,无法保证晚上有饭吃,表达生活极度不安定的状态。
出处

1.

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二千石长吏遇民如虏,或卖用田宅,或绝命捶楚,大小无聊,朝不保暮。”

2.

《诗经·小雅·正月》:'民今方殞,曷其有极?'后世演变为'朝不保暮'。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警惕社会动荡带来的不安定。
列子

1.

失业后的他,生活朝不保暮,只能勉强度日。

2.

战争中的难民,朝不保暮,流离失所。

3.

经济危机时,许多家庭朝不保暮,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4.

遭遇天灾后,村民们朝不保暮,急需外界救援。

5.

失去家园的流浪汉,朝不保暮,只能靠捡拾食物维持生计。

6.

彼恃多数之后援以执政者,时时皆有~之心,从皆怀五日京兆之想,其复何国利民福之能务也! ★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

朝不保暮的翻译
德语
von der Hand in den Mund leben
日语
明日を保証されない
法语
vivre au jour le jour
英语
live from hand to mouth
朝不保暮的字意分解
chá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3: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4:使…朝见。
5:泛指拜见。
6:会聚;召。
7: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8: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9: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10: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11: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zhā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同本义。
3:日;天。
4: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bǎo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同本义。
3:护养;育。
4:保佑。
5:保护;保全;守住。
6:保持。
7:保证;担保。
8:占有;拥有。
9:保举;保荐。
10:依靠;仗持。
11:保育幼儿的妇女。
12: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13:作保证的人。
14: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15:珍贵之物。
16:姓。
1:(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2:同本义。
3:夜晚。
4:喻指年老,衰老。
5:迟;晚。

朝不保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áo bù bǎo mù)。abac式组合,朝不保暮意思是:形容生活朝不保夕,无法保证晚上有饭吃,表达生活极度不安定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警惕社会动荡带来的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