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法纪 mù wú fǎ jì

abac式
拼音mù wú fǎ jì
注音ㄇㄨˋㄇㄛˊㄈㄚˇㄐㄧˋ
繁体目無灋紀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目无法纪的解释
形容目中无人,不把法律和纪律放在眼里,行为放纵,无法无天。
出处

1.

巴金《家》:“今天要检查日货,明天又捉商人游街,简直目无法纪。”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羽曰:‘沛公安在?’项伯曰:‘吾弟在此。’项羽曰:‘目无余子乎?’项伯曰:‘非敢如此,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后演变为“目无法纪”。
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重法律和纪律,避免因目中无人而犯错。
列子

1.

小明因为目无法纪,经常在学校里惹麻烦。

2.

张三目无法纪,总是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

3.

李四目无法纪,结果被开除出团队。

4.

王五目无法纪,导致项目进度一再延误。

5.

赵六目无法纪,最终被罚款并接受教育。

6.

~的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目无法纪的翻译
德语
gesetzlos und undiszipliniert
日语
無法無天
法语
sans loi ni discipline
英语
lawless and undisciplined
目无法纪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1:(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同基本义。
3:又。
4:法令;规章;制度。
5:标准;模式。
6:方法;办法。
7: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8:尊称佛家的事物。
9: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10:法国的简称。
11:合法。
12:效法。
13:守法。
14:依法处治。
15:姓。
1:姓。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2:同本义。
3:开端,头绪。
4:要领。
5:纲领;纲纪。
6:法则;准则。
7: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8:中国古国名 。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9:处理;治理。
10:记录,记载。

目无法纪,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wú fǎ jì)。abac式组合,目无法纪意思是:形容目中无人,不把法律和纪律放在眼里,行为放纵,无法无天。 提醒人们要尊重法律和纪律,避免因目中无人而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