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勿之地 mì mò zhī dì

abcd式
拼音mì mò zhī dì
注音ㄇㄧˋㄨˋㄓㄉㄧˋ
繁体密勿之地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密勿之地的解释
形容极其隐秘或不易进入的地方。
出处

1.

《明史·温体仁传》:“体仁自念排挤者众,恐怨归己,倡言密勿之地,不宜宣泄,凡阁揭皆不发,并不存录阁中,冀以灭迹,以故所中伤人,廷臣不能尽知。”

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密勿之地,言不可入也”。
寓意
强调一些地方的隐秘性和难以进入的特性,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和未知。
列子

1.

探险队进入了那片密勿之地,寻找失落的文明遗迹。

2.

在深山中,有一片密勿之地,鲜有人知。

3.

传说中的宝藏藏在密勿之地,等待有缘人去发现。

4.

他喜欢独自一人到密勿之地,享受宁静。

5.

那片密勿之地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人类难以涉足。

6.

身居~,苟怀缄默之风,则宰相亦何常之有!一切凡人,皆可为之。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四十六回

密勿之地的翻译
德语
verbotenes Land
日语
禁断の地
法语
terre interdite
英语
forbidden land
密勿之地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3:隐蔽的地方。
4:假借为“比”。稠密;多。
5: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6: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7:紧密。
8:安宁;安定;安静。
9:严密。
10:不语。
11:接近。
12:姓。
1:(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2:不。
3:不要,别。
4:无,没有。与“有”相对 没得到;落空)。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密勿之地,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ì mò zhī dì)。abcd式组合,密勿之地意思是:形容极其隐秘或不易进入的地方。 强调一些地方的隐秘性和难以进入的特性,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