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有铁 bǐ xià yǒu tiě

abac式
拼音bǐ xià yǒu tiě
注音ㄅㄧˇㄒㄧㄚˋㄧㄡˋㄊㄧㄝˇ
繁体筆下有鐵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文思枯竭
  • 笔力不逮
  • 笔下无物
笔下有铁的解释
形容文笔犀利有力,文章内容深刻有分量。
出处
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考城隍》,原句是'笔之有神,铁之有锋',后演变成'笔下有铁'。
寓意
强调文笔的犀利和文章内容的深刻,鼓励人们在写作中追求深度和力度。
列子

1.

他的评论文章笔下有铁,深受读者喜爱。

2.

这位作家笔下有铁,作品总能引起广泛讨论。

3.

她的小说笔下有铁,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

4.

老师对他的作文评价很高,称赞他笔下有铁。

5.

这篇报道笔下有铁,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笔下有铁的翻译
德语
kraftvolle Schrift
日语
力強い文章
法语
écriture puissante
英语
powerful writing
笔下有铁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同本义。
3:笔法。曲笔,伏笔。
4:书写;记载。
5: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tiě
1:(形声。从金,臷(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同本义。
3:铁制的器物。
4:指兵器 。
5:赤黑色的马。
6: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7:黑色 。
8:比喻坚固 。
9: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10:驳不倒的 。
11:
12:下决心 。
13: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14:姓。

笔下有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ǐ xià yǒu tiě)。abac式组合,笔下有铁意思是:形容文笔犀利有力,文章内容深刻有分量。 强调文笔的犀利和文章内容的深刻,鼓励人们在写作中追求深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