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父子 jiā rén fù zǐ

abac式
拼音jiā rén fù zǐ
注音ㄍㄨㄖㄣˊㄈㄨˋㄗˋ
繁体傢人父子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骨肉相残
  • 父子反目
  • 手足无情
家人父子的解释
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父子关系和睦、亲密无间的状态。
出处

1.

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

2.

出自《论语·为政》:'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后人以此形容父子关系的和睦。
寓意
强调家庭和睦,父子关系的亲密与和谐。
列子

1.

他们一家三口在公园里散步,家人父子其乐融融。

2.

每逢节假日,家人父子都会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3.

他和父亲的关系非常好,家人父子常常一起做饭。

4.

小明和爸爸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家人父子配合默契。

5.

周末,家人父子一起去郊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6.

由此如~,无复猜忌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

家人父子的翻译
德语
Familie Vater und Sohn
日语
家族父子
法语
famille père et fils
英语
family father and son
家人父子的字意分解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1: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2: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开始。
4: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5:(bǔ)。捕捉,捉拿。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2:同本义。
3: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4:又。
5:又。
6:指万物化生之本。
7: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8: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家人父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 rén fù zǐ)。abac式组合,家人父子意思是: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父子关系和睦、亲密无间的状态。 强调家庭和睦,父子关系的亲密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