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群之才 yì qún zhī cái

abac式
拼音yì qún zhī cái
注音ㄧˋㄑㄩㄣˊㄓㄘㄞˊ
繁体逸羣之纔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平庸之才
  • 资质平凡
  • 庸才
逸群之才的解释
形容某人的才华超群,卓越出众,远超过一般人。
出处

1.

汉·徐干《中论·虚道》:“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

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原文为“昶字文舒,少有逸群之才”。
寓意
鼓励人们追求卓越,激发个人潜能,超越常人。
列子

1.

他在数学竞赛中屡获佳绩,真是逸群之才。

2.

她的绘画作品在展览中备受瞩目,堪称逸群之才。

3.

他不仅精通多国语言,还能演奏多种乐器,真是逸群之才。

4.

在众多参赛者中,他的创意设计脱颖而出,显示出逸群之才。

5.

她在辩论赛中表现出色,赢得了逸群之才的赞誉。

6.

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有如荀美,独负~。”

逸群之才的翻译
德语
ein Talent, das sich von der Menge abhebt
日语
群を抜いた才能
法语
un talent qui se distingue de la foule
英语
a talent that stands out from the crowd
逸群之才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2:同本义。
3:奔跑。
4:超越。
5: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6: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7:散失,亡失。
8:闲适;安乐。
9:疾速。
10:放纵;荒淫。
qún
1:(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3:集团,社会集体。
4:泛指多数。
5:指人。
6:指事物。
7:聚集;会合,联合。
8:随俗。
9:众多。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同本义。
3:有才能;有本领。
4:才力;才能。
5:人才。常写作“材”。
6: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7:材资;本能。
8:刚刚。
9: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10: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11:强调确定语气。
12:姓。

逸群之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qún zhī cái)。abac式组合,逸群之才意思是:形容某人的才华超群,卓越出众,远超过一般人。 鼓励人们追求卓越,激发个人潜能,超越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