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头泽底 gǎng tóu zé dǐ

abac式
拼音gǎng tóu zé dǐ
注音ㄍㄤˋㄊㄡˊㄗㄜˊㄉㄧˇ
繁体崗頭澤底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岗头泽底的解释
形容山岗和低洼地带的地形特征,常用来描述地势起伏的自然景观。
出处

1.

唐·元稹《去杭州》:“骏骨凤毛真可贵,岗头泽底何足论。”

2.

出自《诗经·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岗头。'以及《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结合了岗头和泽底的地形描述。
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重和欣赏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列子

1.

他们在郊游时,欣赏到了岗头泽底的美丽景色。

2.

画家在画布上描绘出岗头泽底的地貌特征。

3.

经过岗头泽底的路程,感觉像是穿越了不同的世界。

4.

孩子们在岗头泽底玩耍,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

5.

徒步者们常常选择岗头泽底的路线,挑战自己的体能。

岗头泽底的翻译
德语
Hügelspitze und Sumpfuntergrund
日语
丘の頂と沼の底
法语
sommet de colline et fond de marais
英语
hilltop and marsh bottom
岗头泽底的字意分解
gǎng
1:(形声。从山,冈声。本义:岗位,哨位)。
2:土石坡儿 。如:黄土岗儿。亦指平面上凸起的长道。如:胸口上肿起一道岗子。
gāng
1:山脊,山岭。
gàng
1: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1:(形声。从水。睪(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2:同本义。
3: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4:恩泽,恩惠。
5:仁慈的行动。
6:雨和露。
7:土壤中的水分。
8:津液、唾液或汗水。
9:润头发或皮肤的油脂。
10:汗衣;内衣。
11:禄位;遗风。
de
1:“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1:(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2:同本义。
3:又。
4:最下面,底端。
5:疑问代词。何,什么。

岗头泽底,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ǎng tóu zé dǐ)。abac式组合,岗头泽底意思是:形容山岗和低洼地带的地形特征,常用来描述地势起伏的自然景观。 提醒人们要尊重和欣赏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