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无怠的解释
形容勤奋努力、不懈怠的状态。
出处
1.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贵而好礼,怡寄典坟,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乃撰《四部要略》。”2.
出自《汉书·艺文志》,原文为“孜孜无怠,以求其至”,意思是勤奋不懈地追求最高境界。寓意
强调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保持勤奋。
列子
1.
小明孜孜无怠地学习钢琴,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2.
她孜孜无怠地研究科学,终于在实验中取得了重大突破。3.
为了实现梦想,他孜孜无怠地坚持每天早起锻炼身体。4.
老张孜孜无怠地照顾生病的妻子,感动了许多人。5.
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学生们孜孜无怠地查阅资料和数据。6.
[梁武帝]勤于政务,~。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孜孜无怠的翻译
德语
fleißig und unermüdlich
日语
孜々として怠らぬ
法语
diligent et infatigable
英语
diligent and tireless
孜孜无怠的字意分解
zī
1:(形声。从攴(pū),子声。攴,击打。不断敲击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从攴。本义:双音词“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2:同本义。常叠用。亦作孳孳。
3:高兴的样子。
zī
1:(形声。从攴(pū),子声。攴,击打。不断敲击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从攴。本义:双音词“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2:同本义。常叠用。亦作孳孳。
3:高兴的样子。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dài
1:(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同本义。
3:疲倦;倦怠。
4:使…懒惰。
5:轻漫;骄傲不敬重。

孜孜无怠,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ī wú dài)。abab式组合,孜孜无怠意思是:形容勤奋努力、不懈怠的状态。 强调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保持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