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不进 guǒ zú bù jìn

abcd式
拼音guǒ zú bù jìn
注音ㄍㄨㄛˇㄗㄨˊㄅㄨˋㄐㄧㄣˋ
繁体裹足不進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裹足不进的解释
形容因害怕或顾虑重重而不敢前进,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缺乏勇气。
出处

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0回:“奈奉阳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卷口而不言。”

2.

出自《汉书·蒯通传》:'裹足不前,恐后有变。'
寓意
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挑战,克服恐惧和犹豫,才能取得成功。
列子

1.

他在面试时因为紧张而裹足不进,错失了机会。

2.

面对新的挑战,她总是裹足不进,无法迈出第一步。

3.

他因为害怕失败而在创业路上裹足不进。

4.

在关键时刻,他因为考虑太多而裹足不进,错过了最佳时机。

5.

她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总是裹足不进,难以做出决定。

裹足不进的翻译
德语
zögern voranzugehen
日语
進もうとしない
法语
hésiter à avancer
英语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裹足不进的字意分解
guǒ
1:(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2:同本义。
3:携带。
4:停止。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ì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同本义。
3:超过。
4:入,走入。
5:奉献。
6:任官;出仕。
7:推荐。
8:登。
9:促进,增强。
10:推崇,赞扬。
11:终止;竭尽。
12:钱财。
13: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14:层。

裹足不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uǒ zú bù jìn)。abcd式组合,裹足不进意思是:形容因害怕或顾虑重重而不敢前进,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缺乏勇气。 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挑战,克服恐惧和犹豫,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