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痂之癖的解释
嗜痂之癖形容一种病态的心理,喜欢舔食或玩弄伤口上的痂。比喻某些人有不正常的癖好或行为。
出处
1.
《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2.
出自《庄子·骈拇》,原文为“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侜张为良,丑乎?而黥劓为刑,此吾所以惑也。嗜痂之癖,吾不知其然而然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避免陷入不正常的癖好。
列子
1.
小明总是忍不住去抠自己的伤口,真是嗜痂之癖。2.
他喜欢收集一些奇怪的东西,朋友们都说他有嗜痂之癖。3.
每次看到别人受伤,他总要去看伤口,真是一种嗜痂之癖。4.
她对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出兴趣,可能是嗜痂之癖的表现。5.
他总是喜欢玩弄自己的伤口,家人担心他有嗜痂之癖。6.
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 ★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嗜痂之癖的翻译
德语
eine morbide Faszination für Krusten
日语
痂への病的な魅力
法语
une fascination morbide pour les croûtes
英语
a morbid fascination with scabs
嗜痂之癖的字意分解
shì
1:(形声。从口,耆(shì)声。本义:爱好)。
2:同本义。
3:贪求。
4:贪求的东西。
jiā
1:痂皮;疮壳。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pǐ
1:潜匿在两胁间的积块。中医分为食癖、饮癖、寒癖、痰癖、血癖等
2:嗜好

嗜痂之癖,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jiā zhī pǐ)。abcd式组合,嗜痂之癖意思是:嗜痂之癖形容一种病态的心理,喜欢舔食或玩弄伤口上的痂。比喻某些人有不正常的癖好或行为。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避免陷入不正常的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