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上作乱的解释
指对上级或权威进行反抗或叛乱,通常带有贬义,形容行为不轨,违反秩序。
出处
1.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使吕相绝秦。秦人谓之曰:“吾欲与子和,子以我为戎乎?”对曰:“若不然,敢以烦执事?吾君有疾,不能事君,敢布腹心,犯上作乱。”'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重权威,遵守秩序,避免因个人不满而破坏整体和谐。
列子
1.
小明因为不满班长的管理方式,犯上作乱,结果被老师批评。2.
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成员因为意见不合,犯上作乱,导致管理混乱。3.
弟弟因为哥哥总是命令他做这做那,犯上作乱,拒绝听从。4.
公司内部员工因为对上司的不满,犯上作乱,导致工作效率下降。5.
小组成员因为对组长的安排不满,犯上作乱,最终影响了项目的进度。6.
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犯上作乱的翻译
德语
Aufstand gegen die Autorität
日语
上に逆らう
法语
rébellion contre l'autorité
英语
rebellion against authority
犯上作乱的字意分解
fàn
1:同本义。
2:触犯,冒犯。
3:袭击。
4:遭遇;顶着;冒着。
5:又。
6:侵害。
7:伤害,损害。
8:欺凌,污辱。
9:违背;违反。
10:值得(与不连用)。
11:制服;胜。
12:落入;落到。
13:至,到。
14:犯人,罪犯。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犯上作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àn shàng zuò luàn)。abac式组合,犯上作乱意思是:指对上级或权威进行反抗或叛乱,通常带有贬义,形容行为不轨,违反秩序。 提醒人们要尊重权威,遵守秩序,避免因个人不满而破坏整体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