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及夕 zhāo bù jí xī

abac式
拼音zhāo bù jí xī
注音ㄔㄠˊㄅㄨˋㄐㄧˊㄒㄧ
繁体朝不及夕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朝不及夕的解释
形容时间紧迫,事情变化快,来不及从容应对。
出处

1.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2.

《诗经·小雅·小宛》:'朝及夕,匪遑暇食。'后演变为'朝不及夕'。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面对变化要有应对的准备。
列子

1.

项目Deadline临近,大家朝不及夕地加班赶工。

2.

天气变化无常,早上还是晴空万里,晚上就下起了大雨,真可谓朝不及夕。

3.

股市行情波动剧烈,投资者需要朝不及夕地做出决策。

4.

孩子的成长真是朝不及夕,转眼间就从幼儿园升到了小学。

5.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朝不及夕地救治病人,令人敬佩。

6.

吾侪小人,~,相时射利。 ★宋·苏轼《三槐堂铭》

朝不及夕的翻译
德语
in Eile
日语
急いで
法语
à la hâte
英语
in a hurry
朝不及夕的字意分解
chá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3: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4:使…朝见。
5:泛指拜见。
6:会聚;召。
7: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8: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9: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10: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11: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zhāo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同本义。
3:日;天。
4: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同本义。
3:至,达到。
4:待,等到。
5:遭受。
6:比得上,能与…相比。
7:连累;关联。
8:供应。
9:趁。
10:和,与。
1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12:——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1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14:姓。
1:(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同本义。
3:夜。
4: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5:晚潮。
6:傍晚朝见君主。

朝不及夕,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āo bù jí xī)。abac式组合,朝不及夕意思是:形容时间紧迫,事情变化快,来不及从容应对。 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面对变化要有应对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