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之学 jiā chuán zhī xué

abcd式
拼音jiā chuán zhī xué
注音ㄍㄨㄔㄨㄢˊㄓㄒㄩㄝˊ
繁体傢傳之學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家传之学的解释
指代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或技艺,强调传承的价值和重要性。
出处

1.

宋·赵佶《宣和书谱·齐·王僧虔》:“至僧虔,家传之学不坠。”

2.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后世常用'家传之学'来指代家族传承的知识。
寓意
强调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尊重与传承。
列子

1.

小明从小学习父亲的家传之学,逐渐掌握了祖传的木雕技艺。

2.

李师傅的家传之学是中医,他用祖传的方子治好了许多人的病。

3.

张家的家传之学是烹饪,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展示祖传的菜肴。

4.

王爷爷的家传之学是书法,他将祖传的技艺传授给了孙子。

5.

陈奶奶的家传之学是编织,她用祖传的技巧编织出精美的工艺品。

6.

段誉一时不及解说,随口说道这是他大理段氏~,叫做“六阳融雪功。” ★金庸《天龙八部》第十七章

家传之学的翻译
德语
Familientradition
日语
家伝の学
法语
tradition familiale
英语
family tradition
家传之学的字意分解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chuán
1:传递;传送。
2:传授。
3:让位;传代。
4:留传。
5: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6: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zhuàn
1:驿站所备的车。
2:驿站;驿舍。
3:符信。
4:传记。
5:又。
6: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7:作传;记载。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家传之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 chuán zhī xué)。abcd式组合,家传之学意思是:指代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或技艺,强调传承的价值和重要性。 强调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