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 yuè zǔ dài páo

abcd式
拼音yuè zǔ dài páo
注音ㄩㄝˋㄗㄨˇㄉㄞˋㄆㄠˊ
繁体越俎代庖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越俎代庖的解释
比喻越过自己的职权范围去干涉别人的事务,处理别人的事情。
出处

1.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为'子路越俎而代庖,夫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子路犹未免君子之病也。' 后演变为成语。
寓意
强调尊重他人职权和责任,提醒人们不要越界干涉他人的事务。
列子

1.

小王总是喜欢越俎代庖,结果常常引起同事的反感。

2.

虽然你是好意,但这样越俎代庖会让别人觉得你不尊重他们。

3.

妈妈越俎代庖帮孩子做作业,结果孩子没有学会独立思考。

4.

他越俎代庖去处理别人的工作,结果搞得一团糟。

5.

老板不喜欢员工越俎代庖,强调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6.

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

越俎代庖的翻译
德语
seine Befugnisse überschreiten
日语
越権行為
法语
outrepasser ses droits
英语
overstep one's authority
越俎代庖的字意分解
yuè
1:(形声。从走,戉(yuè)声。本义:经过,越过)。
2:同本义。
3:超越,跃过。
4:超过;超出。
5:传播,宣扬。
6:失坠;坠落。
7:劫夺,抢劫。
8:及、到。
9:无义。
10:古国名。也称“於越” ,姒姓,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佘。封于会稽。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称要霸,战国时为楚灭。
11:古民族名。
12:古时江浙粤闽之地越族所居,谓之百越。越与“粤”通,百越亦作百粤。
13:地域的代称。
14:指广东、广西地区,也作中国南方的泛称。
15:姓。
1:(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2:同本义。
3: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
dài
1:(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yì)声。本义:更迭,代替)。
2:同本义。
3:父子相继为“代”、“世代”。
4:(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世”,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将“世”写成“代”,后人一直沿用)。
5: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6:朝代。
7: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páo
1:(形声。从广(yǎn),包声。广,表示房屋。本义:厨房)。
2:同本义。
3:厨师。
4:又。
5:烹调。

越俎代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uè zǔ dài páo)。abcd式组合,越俎代庖意思是:比喻越过自己的职权范围去干涉别人的事务,处理别人的事情。 强调尊重他人职权和责任,提醒人们不要越界干涉他人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