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解释
比喻在做某事前已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心中很有成算。
出处
1.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2.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寓意
强调在行动前做好充分准备和规划的重要性,体现自信和从容。
列子
1.
他在比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胸有成竹地走上赛场。2.
面对客户的各种问题,他胸有成竹地一一解答。3.
她在考试前复习得很充分,胸有成竹地进入考场。4.
设计师胸有成竹地展示了他的新作品。5.
导演在拍摄前已经胸有成竹,现场指挥得井井有条。6.
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胸有成竹的翻译
德语
einen durchdachten Plan haben
日语
胸に竹を持っている
法语
avoir un plan bien pensé
英语
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胸有成竹的字意分解
xiōng
1:(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2:同本义。
3:内心;心里。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胸有成竹,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abcc式组合,胸有成竹意思是:比喻在做某事前已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心中很有成算。 强调在行动前做好充分准备和规划的重要性,体现自信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