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牛之子的解释
比喻像牛一样勤劳、踏实的人。常用来形容那些默默无闻却辛勤工作的人。
出处
1.
《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2.
出自《诗经·小雅·大田》中的“犁牛之子,蹇蹇匪躬”。寓意
赞美那些勤劳踏实、默默无闻的人,强调劳动的价值和美德。
列子
1.
他虽然没有受到特别的表彰,但作为犁牛之子,他一直默默地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2.
在农村,老李被大家称为犁牛之子,因为他总是起早贪黑地耕种土地。3.
小王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他像犁牛之子一样,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4.
在学校里,老师们都称赞小张是犁牛之子,因为他总是认真完成作业,从不偷懒。5.
在社区里,大家都知道老张是犁牛之子,他总是默默地帮助邻居们解决各种问题。犁牛之子的翻译
德语
Sohn des Pflugochsen
日语
耕牛の子
法语
fils du bœuf de labour
英语
son of the plow ox
犁牛之子的字意分解
lí
1:(形声。从牛,利声。本义:牛耕)。
2:同本义。
3:及,等到。
4:耕地的农具。我国春秋时代,就已用牛拉犁耕田。
5:黑(在黑的意义上,黧、黎、犁实同一词)。
6:众多之意。
7:姓。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犁牛之子,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í niú zhī zǐ)。abcd式组合,犁牛之子意思是:比喻像牛一样勤劳、踏实的人。常用来形容那些默默无闻却辛勤工作的人。 赞美那些勤劳踏实、默默无闻的人,强调劳动的价值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