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扬波的解释
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比喻环境或局势平静安定,没有动荡。
出处
1.
晋·王嘉《拾遗记》卷四:“八年,卢扶国来朝,渡河万里方至。云其国中山川无禽兽,水不扬波,风不折木。”2.
出自《晋书·张华传》,原文为“水不扬波,镜不生花”,用来形容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寓意
强调平静和安定的环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的生活状态。
列子
1.
湖面水不扬波,映照出周围的山峦和蓝天,景色十分美丽。2.
她在家中度过了一个水不扬波的周末,享受着难得的宁静。3.
这个小镇的生活水不扬波,大家都过着安宁的生活。4.
在水不扬波的夜晚,月光洒在湖面上,显得格外宁静。5.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他喜欢在水不扬波的河边散步,舒缓心情。6.
大江以东,民皆安堵;遵海而北,~。 ★明·张岱《陶庵梦忆·闰元宵》水不扬波的翻译
德语
ruhig und ungestört
日语
波風立てず
法语
calme et non perturbé
英语
calm and undisturbed
水不扬波的字意分解
sh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同本义。
3:特指河流。
4:泛指一切水域。
5:大水;水灾。
6:五行之一。
7: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8:指水军。
9: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10:泅水,游泳。
11:用水测平。
12: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áng
1:(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同本义。
3: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4: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5:提高声音。
6:发扬,发挥。
7:振作,昂扬。
8:显示;夸耀。
9:仰。
10: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11:过长过高的树枝。
12: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13:姓。
bō
1:(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同本义。
3:涌流的水;流水。
4: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5:激荡,起水波。
6:奔;逃跑。

水不扬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uǐ bù yáng bō)。abcd式组合,水不扬波意思是: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比喻环境或局势平静安定,没有动荡。 强调平静和安定的环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