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蠕而动的解释
形容缓慢而微小的动作或变化,常用于描述细微的活动或缓慢的移动。
出处
1.
毛泽东《论持久战》:“某些亡国论者又将蠕蠕而动,而且难免勾结某些国际成分(英、美、法内部都有这种人,特别是英国的上层分子),狼狈为奸。”2.
出自《庄子·达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后演变为成语。寓意
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缓慢的变化过程。
列子
1.
小虫子在叶子上蠕蠕而动,仔细观察才发现它的存在。2.
在显微镜下,细菌在培养皿中蠕蠕而动,展现出生命的迹象。3.
小朋友看到蚯蚓在泥土中蠕蠕而动,感到既好奇又有趣。4.
在慢动作回放中,运动员的动作看起来像是蠕蠕而动。5.
观察到水面上漂浮的浮游生物在阳光下蠕蠕而动,令人感到自然的奇妙。蠕蠕而动的翻译
德语
langsam und subtil bewegen
日语
ゆっくりと微妙に動く
法语
se déplacer lentement et subtilement
英语
move slowly and subtly
蠕蠕而动的字意分解
rú
1:虫类爬行的样子;微动貌
rú
1:虫类爬行的样子;微动貌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dòng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
7:做;操作;劳作。
8:动不动,常常。

蠕蠕而动,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rú rú ér dòng)。abac式组合,蠕蠕而动意思是:形容缓慢而微小的动作或变化,常用于描述细微的活动或缓慢的移动。 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缓慢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