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文物 diǎn zhāng wén wù

abcd式
拼音diǎn zhāng wén wù
注音ㄉㄧㄢˇㄓㄤㄨㄣˊㄨˋ
繁体典章文物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法度礼仪
  • 规章制度
  • 文化遗产
反义词
典章文物的解释
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典章指的是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规定,文物指的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
出处

1.

《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2.

出自《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后人用'典章文物'来指代国家的制度和文化遗产。
寓意
强调对国家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列子

1.

博物馆的展览展示了丰富的典章文物,让人大开眼界。

2.

在历史课上,老师详细讲解了古代的典章文物。

3.

保护典章文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4.

通过研究典章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和文化。

5.

典章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6.

关于秦代的~,我也茫然无知,耳目所涉,也未知有专门的学者。 ★鲁迅《书信·致姚克》

典章文物的翻译
德语
Gesetze und Kulturgüter
日语
典章と文化財
法语
lois et objets culturels
英语
laws and cultural relics
典章文物的字意分解
diǎ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2:同本义。
3:法律;法规。
4:主持;主管。
5: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zhāng
1:(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同本义。今称“乐章”。
3:棵;根。
4: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5: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6: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7:法规;规章。
8:法律条目。
9:印章。
10:标记;徽章。
11:指旌旗。
12: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13:大木材。
14:彰明,明显,显著。
15:条理化。
16:显示;表明。
17:彰明,表彰。
18:上奏章告发。
19:姓。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典章文物,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iǎn zhāng wén wù)。abcd式组合,典章文物意思是:指的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典章指的是法律、制度等方面的规定,文物指的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 强调对国家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