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佛心 fó yǎn fó xīn

abac式
拼音fó yǎn fó xīn
注音ㄈㄛˊㄈㄛˊㄧㄢˇㄈㄛˊㄈㄛˊㄒㄧㄣ
繁体佛佛眼佛佛心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佛眼佛心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具有慈悲为怀、宽容大度的心胸和眼光,类似于佛教中佛陀的慈悲心肠。
出处

1.

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2.

源自佛教用语,形容佛陀的慈悲心怀。
寓意
倡导人们以慈悲、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
列子

1.

他总是以佛眼佛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深受大家的爱戴。

2.

面对他人的过错,她总是以佛眼佛心去宽容和理解。

3.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父母总是以佛眼佛心去化解冲突。

4.

他以佛眼佛心对待流浪动物,经常给它们提供食物和庇护。

5.

在教育孩子时,老师总是以佛眼佛心去引导他们成长。

佛眼佛心的翻译
德语
Buddhas Augen und Herz
日语
仏の目と心
法语
les yeux et le cœur de Bouddha
英语
Buddha's eyes and heart
佛眼佛心的字意分解
1: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佛教。
3:佛像。
4:比喻慈悲的人。
5:佛经。
1:违背。
2:——见“仿佛”(fǎngfú)。
yǎn
1:(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2:同本义。
3:泛指眼睛。
4:耳目;眼线。
5:见证。
6:指孔;洞穴。
7: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1: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佛教。
3:佛像。
4:比喻慈悲的人。
5:佛经。
1:违背。
2:——见“仿佛”(fǎngfú)。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佛眼佛心,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ó yǎn fó xīn)。abac式组合,佛眼佛心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具有慈悲为怀、宽容大度的心胸和眼光,类似于佛教中佛陀的慈悲心肠。 倡导人们以慈悲、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