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然措施 duàn rán cuò shī

abcd式
拼音duàn rán cuò shī
注音ㄉㄨㄢˋㄖㄢˊㄘㄨㄛˋㄕ
繁体斷然措施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断然措施的解释
指果断地采取措施,强调行动的坚决和迅速。
出处

1.

罗广斌《红岩》第17章:“必要时,将采取断然措施,严厉处置害群之马!”

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为“断然从事,决不中止”。
寓意
强调在面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时,果断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列子

1.

面对突发火灾,他断然采取措施,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2.

在比赛中,教练断然采取措施,调整战术,最终赢得了胜利。

3.

当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公司断然采取措施,召回所有不合格产品。

4.

在家庭聚会上,妈妈断然采取措施,制止了孩子们的争吵。

5.

在野外迷路时,他断然采取措施,根据地图找到正确的方向。

6.

我们得尽快采取~。

断然措施的翻译
德语
entscheidende Maßnahmen ergreifen
日语
断固たる措置を講じる
法语
prendre des mesures décisives
英语
take decisive action
断然措施的字意分解
duàn
1:(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同本义。
3:断开;断绝。
4:拦截;拦劫。
5:判断;裁决。
6:分;区分;划分。
7:斩杀,宰杀。
8:绝对;一定。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cuò
1:(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2:同本义。
3:废弃;搁置。
shī
1:(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2:旗飘动。
3: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4:设置;安放。
5:施行;实行;推行。
6:散布;铺陈。
7:加;施加。
8:判罪。
9:陈尸示众。
10:用;运用。
11:恩惠,仁慈。
12: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
13:姓。施琅Shī Láng (1621—1696) 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断然措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uàn rán cuò shī)。abcd式组合,断然措施意思是:指果断地采取措施,强调行动的坚决和迅速。 强调在面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时,果断采取行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