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奉公的解释
形容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尽职尽责地为公奉献。
出处
1.
《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2.
出自《论语·颜渊》,原文为“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人将其概括为‘忧国奉公’。寓意
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鼓励人们在公共事务中尽职尽责。
列子
1.
他每天都忧国奉公地工作,深受同事们的敬重。2.
她在社区服务中表现得非常忧国奉公,赢得了大家的赞誉。3.
作为一名志愿者,他一直以忧国奉公的态度参与各种活动。4.
在环保组织中,他以忧国奉公的精神推动环境保护工作。5.
在灾区救援中,医护人员们表现出了忧国奉公的精神。忧国奉公的翻译
德语
dem öffentlichen Dienst gewidmet
日语
公務に専念する
法语
dévoué au service public
英语
devoted to public service
忧国奉公的字意分解
yōu
1:(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2: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3:忧患,祸患。
4:姓。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fèng
1:(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2:同本义。
3:恭敬地接受。
4: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5:送;给予,赐予。
6:为…效劳,侍候。
7:奉承。
8:贯彻,执行。
9:尊奉。
10:供奉,供养。
11:持,拿。
12:辅助,拥戴。
13:俸禄。
14:待遇,事奉。
15:奉天的省称 。1929年改名沈阳市。
16:姓。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忧国奉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ōu guó fèng gōng)。abac式组合,忧国奉公意思是:形容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尽职尽责地为公奉献。 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鼓励人们在公共事务中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