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鼓瑟 jiāo zhù gǔ sè

abac式
拼音jiāo zhù gǔ sè
注音ㄐㄧㄠㄓㄨˋㄍㄨˇㄙㄜˋ
繁体膠柱皷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胶柱鼓瑟的解释
比喻拘泥于成规,不懂得变通和灵活处理问题。
出处

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2.

出自《列子·汤问》,原意为用胶把瑟上的柱子固定住,不能再调节音高。
寓意
强调灵活变通的重要性,批评固守成规的态度。
列子

1.

他总是按照老方法做事,真是胶柱鼓瑟。

2.

公司管理层不愿尝试新技术,真是胶柱鼓瑟。

3.

面对新市场的变化,他依然胶柱鼓瑟,导致业绩下滑。

4.

她在教学方法上过于 pedantic,学生们都觉得她在胶柱鼓瑟。

5.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使用过时的设备,真是胶柱鼓瑟。

6.

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 ★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

胶柱鼓瑟的翻译
德语
an alten Methoden festhalten
日语
古いやり方に固執する
法语
s'en tenir aux vieilles méthodes
英语
stick to old ways
胶柱鼓瑟的字意分解
jiāo
1:(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同本义。
3:橡胶。
4:
5:牢固。
6:诡辩的。
7:姓。
zhǔ
1:支撑
2:挡住;阻塞。
3:拄。
zhù
1:(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同本义。
3:像柱子的东西。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7: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8:击鼓进攻。
9:泛指敲击, 弹奏。
10:挥动。
11:拍打;振动。
1:(指事。从珡,必声。本义: 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2:古水名 。即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
3:庄重严谨。
4:明洁。

胶柱鼓瑟,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o zhù gǔ sè)。abac式组合,胶柱鼓瑟意思是:比喻拘泥于成规,不懂得变通和灵活处理问题。 强调灵活变通的重要性,批评固守成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