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不若 qín shòu bù ruò

abcd式
拼音qín shòu bù ruò
注音ㄑㄧㄣˊㄕㄡˋㄅㄨˋㄖㄜˇ
繁体禽獸不若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禽兽不若的解释
形容人的行为连禽兽都不如,极言人的行为恶劣。
出处

1.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5回:“海青乃能尽忠如此,彼张均、张洎辈,真禽兽不若矣!”

2.

《孟子·离娄上》:'禽兽之行,不若也;人而无礼,虽能言,不如也。'
寓意
提醒人们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警示恶劣行为的严重性。
列子

1.

他虐待动物的行为真是禽兽不若。

2.

看到那样的暴行,真是让人觉得禽兽不若。

3.

他背叛朋友的行为真是禽兽不若。

4.

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真是禽兽不若。

5.

他欺骗老人的行为真是禽兽不若。

禽兽不若的翻译
德语
schlimmer als ein Tier
日语
けだものにも劣る
法语
pire qu'une bête
英语
worse than a beast
禽兽不若的字意分解
qín
1:(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2:同本义。
3:鸟类的总称。
4:捕获鸟兽。
5:捕捉。
6:战胜。
shòu
1:(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2: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3:干肉。
4:比喻野蛮、残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禽兽不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ín shòu bù ruò)。abcd式组合,禽兽不若意思是:形容人的行为连禽兽都不如,极言人的行为恶劣。 提醒人们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警示恶劣行为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