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彝周鼎 shāng yí zhōu dǐng

abac式
拼音shāng yí zhōu dǐng
注音ㄕㄤㄧˊㄓㄡㄉㄧㄥˇ
繁体商彜周鼎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商彝周鼎的解释
商彝周鼎指的是商代的彝器和周代的鼎,象征着古代的礼器和文化,常用来形容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深厚。
出处

1.

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2.

出自《史记·周本纪》,用来描述商周时期的礼器文化。
寓意
强调对古代文化的敬重和对历史的传承,体现文化的深厚积淀。
列子

1.

博物馆展出的商彝周鼎,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

他研究古代礼器,常常提到商彝周鼎的工艺精湛。

3.

这座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彝周鼎的时代。

4.

在历史课上,老师用商彝周鼎来解释古代的礼仪制度。

5.

参观古代青铜器展览时,游客们对商彝周鼎赞不绝口。

6.

满架图书,却堆得七横八竖,桌上列着无数的~,古色斑斓。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

商彝周鼎的翻译
德语
Shang-Yi und Zhou-Ding
日语
商彝と周鼎
法语
Yi de Shang et Ding de Zhou
英语
Shang Yi and Zhou Ding
商彝周鼎的字意分解
shāng
1:(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2:同本义。
3:引申为商议,商讨;商量。
4:经商,贩卖货物。
5:揣测,臆度。
6:商业。
7:商人。
8:秋季 。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因以商指秋季。
9:春秋时诸侯国宋的别称 。周灭商后,封商贵族微子的后代于宋,故宋又称商。
10:象声词。铃摇击的声音。
11:星宿名,指心宿。
12:篇章,乐竟为一章,引申为诗文的篇章。
1:(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
2:同本义。
3:常规。
4: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5:经常。
zhōu
1:(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2:同本义。
3:稠密;紧密。
4: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5: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周全;全面。
6:完备。
7:遍及;普遍。
8:诚,忠信。
9:周围。
10:拐角儿。
11:朝代名。
12: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13: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
14: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
15:五代时,郭威继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60年为宋所灭。
16:绕一圈,环绕。
17:保全。
18:周济;救济。
19:合,适合。
20:巩固。
21:保密。
22:(tiáo)调和,协调。
23:回。
24:“週”同“周”。
25:姓。
dǐ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商彝周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g yí zhōu dǐng)。abac式组合,商彝周鼎意思是:商彝周鼎指的是商代的彝器和周代的鼎,象征着古代的礼器和文化,常用来形容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深厚。 强调对古代文化的敬重和对历史的传承,体现文化的深厚积淀。